网站首页 拉祜资讯 通知公告 视频新闻 党建之窗 文化旅游 综合栏目 专题栏目 热点转载
 
首页 >> 专题栏目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澜沧:基层党建夯基提质 “力”促乡村振兴提档升级

来源: 时间:2022-01-24 阅读:

澜沧县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开局,聚焦夯基提质增效目标,着力在提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基层组织力、人才聚合力、社会号召力上下功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思想引领力。

澜沧县始终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抓手,在提升思想引领上下功夫。着力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在全县各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组建宣讲团专题宣讲225场次受众14369人次,通过开办专题读书班和研讨班扎实开展研讨交流,各基层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形式,利用澜沧东主革命遗址、糯扎渡“宁江县临时人民政府”遗址、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切实引导党员干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动力。按照有领导机构、有场地设施、有授课教师、有培训范围、有培训内容、有制度保障的“六有”目标,建强20个乡(镇)党校,优化建立“师资库”230人,开发12部精品党课、20部精品课件,纵深推进1001个基层党组织和650名科级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培训、中青年干部党性锻炼。依托“领导干部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等活动,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上台讲党课750场次,集中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92场次,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潮。坚持分层、分类,“点单式”、针对性开展教育培训。采取专题辅导、拓展训练等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培训干部2000余人次。组织704名科级领导干部完成网上专题班学习,举办6期换届后村组干部培训班,培训村组干部5000余人次。通过以“送教下乡”的方式举办4期培训班,用活定点帮扶资源,组织乡村干部及致富带头人到发达地区学习培训960人次,通过相互交流及现场教学培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创新开办脱贫攻坚决战冲刺大讲堂,分专题定期培训42期28万人次,切实提升了各级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意识。

锻造过硬队伍,提高政治领导力

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乡村,多渠道引入源头活水,向社会招录41名公务员、98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乡(镇),招录12名“三支一扶”人员到村服务,足额精锐选派160支497名熟悉农村工作的工作队员驻村并开展全覆盖轮训,为乡村振兴打牢基础。着眼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以换届为契机,合理设置乡(镇)党委委员职数为9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3名,选优配强乡(镇)党委委员180名,县委常委班子带头、33名县处级领导“包乡带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责任、工作落实,切实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选拔使用干部103名,全力锻造乡村振兴骨干队伍,配备10名35岁以下党政正职,3名90后党政正职,选拔35名“五类人员”进入党委班子,选拔18名县级机关干部担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真正把导向树起来。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拓宽选人视野,着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全县范围内乡(镇)领导班子中35岁以下的达到39.8%,女干部有51名,占总数26%,少数民族干部158名,占总数80.6%,切实优化班子配备,让干事劲头鼓起来。

突出夯基提质,提升基层组织力。

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大力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各领域党建全面提升。聚焦“五个基本”要求,推动1069个党支部达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凝聚群众。深入推进“双整百千”四级联创,调整487个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工作联系点,以“尖刀项目”牵引带动,实施基层党建“1+7”示范提升行动,坚持示范引领、整体推进实现“强基提质增效”。明确6条标准25项措施,每年争创30个“六星”党组织,按星级激励村组干部待遇保障,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和村组干部“拔头筹、争授星、抓振兴”活力。实施村组干部专业化建设,整合14种岗位,并岗定责提薪,设岗定责,关心培养,村书记待遇达4100元,同步修订60项村组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切实增强村干部的使命感、荣誉感、获得感。采取“财政补助一点、党费支持一点、项目整合一点、挂钩单位帮扶一点、组织动员群众投工投劳一点”等方式,整合资源资金建设村组活动场所,实现157个行政村有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依托县乡村活动场所,投入323万元建成“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183个,提升服务党员群众功能。制定澜沧县村组活动场所星级评定和“红黄牌”管理机制,通过星级评定、红黄牌管理、成果四挂钩,有效推动村组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筑牢阵地堡垒,切实发挥阵地功能作用。把产业型集体经济翻番项目纳入县委书记“特色项目”高位推进,成立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工作机构,制定157个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盘活“三资”1292万元,整合7142万元资金,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聚合谋划产业项目65个,抓实8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制定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实施方案,组建47个以行政村为单位的规划编制组,及时发出倡议,建立在外公职人员信息库1850名,发动622名公职人员主动报名参与家乡规划,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提档升级。

强化智力支撑,提升人才聚合力。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程,制定澜沧县“百千万”人才工程规划,培养储备100名优秀党政人才、1000名行业拔尖人才、10000名农村科技人才。实施“双百一千”行动计划,建立农村优秀人才信息库1228名,回引农村优秀人才204名,采取“1+1+X”的“导师帮带”方式帮带培养,有效储备村级后备力量。抓住东西部协作上海对口帮扶、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契机,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这篇文章,人社部专家中心邀请的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西南林业大学等单位的8名专家深入基层一线,采取现场指导、实地培训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用好优质资源,进修激励培育医疗卫生人才、技能提升培育企业人才、职称晋级培育技能人才、德法兼修培育政法人才、市场引路培育劳务人才等2500人。做好培育本土人才这篇文章,开办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4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160余名。关注拉祜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汇聚李娜倮等榜样力量,实现培育一个人才、带动一个村组。创新招引党政储备人才2批16人,把党政储备人才管育作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和储备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来抓,加强对党政储备人才的培养管理,促进党政储备人才成长成才,助力乡村振兴。聚合165名市县专家人才智力、资源优势,结对服务全县165个村(社区),通过定向服务、项目引领、借力合作等方式,转化一批农业科技成果,打造一批生态示范乡村,培树一批乡村文化品牌,培养一批乡村治理人才,培育一批村集体经济,有力推进“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