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拉祜资讯 通知公告 视频新闻 党建之窗 文化旅游 综合栏目 专题栏目 热点转载
 
首页 >> 专题栏目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澜沧县中医医院:以中医药为纽带 以医者初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来源:澜沧县融媒体中心、澜沧县中医医院 陈雪山、东回镇 石芮 时间:2025-09-11 阅读:

近年来,澜沧县中医医院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始终秉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日常医疗实践,通过双语诊疗、基层义诊、民族医药传承等一系列扎实举措,切实服务各民族群众健康需求,走出了一条以中医药为纽带、增进民族情感、凝聚团结共识的新路径。

党建引领 凝聚团结共识

医院党委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确立“党建引领,中医领先,西医争先,拉祜医药率先,医养融合促发展”的方针。

图片

图片

通过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宣讲、设立“民族团结党员示范岗”,推动党建工作与民族工作、业务实践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全体医务人员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图片

图片

下沉服务 畅通健康通道

为缓解边疆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医院组织骨干医师定期驻乡帮扶,有效解决了边远村寨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深入开展技术带教、规范化培训,帮扶提升卫生院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已开展基层培训22场,覆盖6个乡(镇)。

图片

图片

同时,“杏林党员先锋队”“民族团结进步志愿服务队”长期深入村寨、学校、社区、机关,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累计服务群众近6000人次,举办义诊活动150余场。此外,医院设立“双语导诊”“多语服务窗口”等便民措施,配备翻译志愿者,真正实现“沟通无障碍、服务有温度”。

图片

图片

文化浸润 传递中医温度

医院将民族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机融合,打造“中医药民族文化长廊”,利用电子屏、公众号等平台持续宣传民族团结政策和中医药知识。依托“我们的节日”举办多项文化体验活动,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的健康平台。

图片

图片

此外,原创多语种中医药科普作品《传承中医国粹 挖掘民族特色——中西结合治疗骨伤》,荣获2024年云南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视频类一等奖,以生动形式展现了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智慧。

医药传承 联结民族情感

医院积极挖掘整理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等民族民间医药知识,组织医务人员上山采药、走访民间医生,截至目前,已开展6次采药活动,覆盖7个乡镇,采访收录11名民间医生,系统整理一批本土草药知识与特色疗法。

图片

图片

通过举办民族医药交流会,邀请57名传承人参与,收集民间诊疗经验,成功开发出雅咪息风膏、拉祜连榆膏、健康药膳月饼等6种特色健康产品,让民族医药焕发新生,成为联结各民族的情感纽带。

如今,澜沧县中医医院正以医疗服务为切入点、文化传承为着力点,借助中医药独特优势,架起了一座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健康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坚实的“中医力量”。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澜沧县妇联:以“三心”工作法凝聚巾帼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