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首页 >> 拉祜资讯 |
乡村振兴|澜沧南岭乡:咖啡花海织就乡村振兴图景
来源:澜沧县南岭乡 时间:2025-04-06 阅读: |
在澜沧县南岭乡的云雾深处,在海拔1800米的澜沧江畔,南岭乡8368亩咖啡示范基地正被春风点染成银白色的海洋。咖啡花如细碎的月光缀满枝头,甜香与云雾交织,勾勒出乡村振兴的诗意画卷。这片土地以咖啡为笔,在拉祜族群众的掌纹里书写着产业蝶变的传奇。 作为澜沧县最早种植咖啡的乡镇之一,南岭乡自2002年起便与咖啡结下不解之缘。历经霜冻与市场波动的考验,当地企业以科技赋能、品质突围,打造出多个享誉行业的品牌。 “今年,鲜果的收购价格在每公斤6元至8.5元,大有冲击每公斤10元的势头;带壳干豆收购价格也有上涨,去年平均收购价每公斤21元,今年目前平均收购价每公斤32元,最高达到每公斤35元;去壳的‘咖啡米’根据品质不一,收购价达到每公斤45至50元。预计今年的鲜果产量能达到1200吨至1300吨,综合销售额有望冲击800万元。”澜沧汉谷科茶叶咖啡厂经理刘遂曦说。 南岭乡党委政府锚定“党建引领产业兴,乡村振兴富民路”的发展航向,创新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产业化模式。通过延伸咖啡产业链推动三产融合,实现产业增效与乡村振兴。全乡规模化种植铁皮卡、卡蒂姆、瑰夏等优质咖啡品种9368余亩。2023至2024年度,全乡咖啡鲜果年产量达2160余吨,实现产值4320余万元。娜莫家的8亩咖啡园年收入5万元,较种植玉米增收300%;茶咖经济园更是创造217个就业岗位,农户年均增收3834元。小小咖啡豆,化作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豆子”。与此同时,当地探索“咖旅融合”新模式,斑马庄园规划打造集咖啡体验、民族美食、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综合庄园,将咖啡文化转化为乡村旅游的新引力。这种“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不仅让咖啡豆身价倍增,更激活了乡村的多元业态,生动诠释了"一颗咖啡豆撬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 十年前,南岭乡的咖啡还是散落田间的“寂寞作物”,如今却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豆子”。当地成立咖啡合作社,引入科学加工技术,建起标准化晾晒场与烘焙车间,让深山咖啡走出国门,登上国际精品咖啡榜单。农户从“靠天吃饭”变为“技术咖农”,年轻人返乡创业,妇女同胞在家门口就业,一亩咖啡园的年收入翻了三倍,曾经的荒坡成了“绿银行”。更有一批本土咖啡品牌崛起,以“芒弄山”“午后岩铁”之名,将山野风味化作城市咖啡杯中的诗意。 当春风再次拂过咖啡林,咖啡园与森林、茶园相映成趣,咖农的笑脸与咖啡香气交织,那层层叠叠的银花仿佛在诉说:在这片北回归线红土地上,南岭乡正以“一颗豆”串联起生态保护、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拉祜族群众正用双手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振兴锦缎——每一针都绣着绿水青山,每一线都牵着金山银山,每一朵咖啡花都绽放着乡村振兴的中国梦。 |
本文来源:澜沧县南岭乡 |
上一篇: 祝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入选这项亚洲成果 下一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澜沧惠民:世界遗产地上的多民族共生图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