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首页 >> 拉祜资讯 |
张兰花:“童伴妈妈”以爱护航 用心呵护助“童”成长
来源:澜沧县勐朗镇 李虎 时间:2025-07-06 阅读: |
明亮的“童伴之家”内,各类玩具、绘画用品、体育用品等一应俱全;书架上,各种书籍整齐有序摆放;展示柜上陈列的手工作品,漂亮又精致…… 张兰花2019年回到富本村民委员会工作,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成为村委会成立以来首位女干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投身基层事业,在关爱留守儿童、守护留守妇女、传承民族文化等工作中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党员的使命担当。 守护童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张兰花深知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情感缺失与教育困境,她深入摸排村内留守儿童情况,掌握孩子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 为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张兰花精心策划并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在活动中,张兰花不仅是组织者,更是孩子们的“知心姐姐”,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温暖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休息日期间,童伴之家开展了很多课程,有画画、唱歌、打篮球等各种丰富活动,孩子们在童伴之家玩得很开心。”童伴妈妈张兰花说。为了能更专业地守护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张兰花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课程,并考取相关证书,成为澜沧县“女童保护”预防性侵课程的个人志愿者讲师,为留守儿童讲解自我保护知识,提高她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孩子的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情系妇女,传承民族文化绽放巾帼风采 作为哈尼族儿女,张兰花深刻意识到本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危机,尤其是在哈尼族服饰制作等传统技艺领域,已出现断代风险。为挽救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她将留守妇女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走家串户去动员留守妇女参与哈尼族文化传承活动,她主动向技艺精湛的“老匠人”求教,学习哈尼族服饰制作技艺。从复杂的图案刺绣、精致的银饰镶嵌,到传统染布工艺,张兰花把哈尼的图腾应用到日常用品中,让古老的哈尼文化变成文创产品活跃起来,不仅展现了民族文化魅力,更成为乡村旅游的特色纪念品,带动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增收。 扎根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 作为富本村民委员会首位女干部,张兰花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期待。她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把入户走访作为了解民情、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她坚持走村串户,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入户中她详细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并跟踪落实,确保群众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当被问及“这些儿童并非你的孩子,为何还要做这些事”时,她回应道:“我希望能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哪怕只能影响一个人。”而面对“何必为文化传承让自己劳累,这类事自会有他人去做”的疑问,她则表示:“文化传承从来不是单个人的事,需要一群人、无数人共同参与,其中必然有我。” 用务实担起责任,用点滴凝聚关爱 “童伴妈妈”是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进入新角色以来,张兰花始终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真诚服务每一位儿童,用无私的爱为困境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现下,勐朗镇富本村留守儿童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留守妇女得到经济增加重拾生活热情,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业绩,成为群众心中的优秀党员和贴心干部 。未来,张兰花将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澜沧早稻开镰迎丰收 万亩金穗映笑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