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首页 >> 拉祜资讯 |
澜沧:沪滇协作“班利样本” 酿造共富乡村新动能
来源:澜沧县融媒体中心张艳 肖学健 李凌海 澜沧县东回镇 张庆梅 时间:2025-07-21 阅读: |
近日,澜沧县东回镇班利村弥漫着一种独特的芬芳——随着“班利山谷”庄园项目首条生产线启动试产,糖料甘蔗经历华丽蜕变,化身为具有热带风情的朗姆酒与威士忌。这一“上海智慧+云南山水”、“东部市场+西部物产”的结晶,不仅盘活了沉睡的村集体资产,更以创新模式为“摆舞之乡”注入了强劲产业动能,树立起东西部协作的“班利样本”。 沪滇协作的深度赋能,让澜沧的传统甘蔗产业焕发新生机。上海援滇干部敏锐洞察蔗糖产业潜力,引入东部酒类研发团队,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野生酵母菌株与现代蒸馏工艺,成功研发出具有热带果香、符合国际品质标准的高端酒品。 2024年,澜沧县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和衔接资金,在班利村建成45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并吸引东部企业成立班利山谷(澜沧)酒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生产线,并于7月底试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量200吨,年产值近5000万元,将糖料甘蔗从“工业原料”升级为“高附加值产品”。一个滇西南高端酒类生产中心正加速崛起。 “班利山谷”的醇香,源于其根植乡土、惠泽农户的创新模式——“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共富工坊”。村集体主动穿针引线,农户贡献闲置房屋,企业提供专业设备与技术支持,三方形成紧密利益联结体。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参与朗姆酒、威士忌的初道加工,产品由公司保底收购,到工厂二次加工蒸馏后销向市场,确保品质优良可控,销路无忧。目前,班利村已建成3个试点工坊,年均带动单个工坊增收逾10万元,惠及80余户村民。村集体“厂房租金+经营收入+收益分红”,农户“出售原料+就近务工+工坊经营”的多重增收模式已经初步形成。 近年来,澜沧县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精心培育多个示范项目,并着力将其“连点成线”,释放强大的“集聚效应”。在产业融合方面,充分发挥班利村“摆舞之乡”的非遗魅力,打造出集“民族文化展演+非遗歌舞体验+特色咖酒品鉴”于一体的精品文旅线路。同时,携程度假农庄、澜沧雨林社区等项目点被有机串联,形成“世界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风情”的3天2晚深度游产品,极大提升了区域旅游吸引力。在人才支撑上,沪滇协作同样硕果累累,通过与县职高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咖啡加工、文旅服务人才,依托沪滇协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资源开展精准技能培训,大力支持返乡大学生创业就业,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正为澜沧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 从一棵普通甘蔗到国际品质佳酿,从闲置农房到活力迸发的“共富工坊”,从单点示范到全域联动的文旅版图,沪滇协作在澜沧大地谱写出“双向奔赴”的动人篇章。沪滇协作正以“班利样本”为笔,在澜沧大地上描绘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未来图景。这不仅是一次产业升级的探索,更是东西部协作在乡村振兴叙事中写下的生动篇章。 |
上一篇: 桶装饮用水有问题?澜沧检察为民护航…… 下一篇: 关于依法规范经营行为 保护未成年人的倡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