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拉祜资讯 |
|
经验典型 | 澜沧:万寿菊铺就乡村振兴“黄金致富路”
来源:澜沧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指挥部 李冬梅 李燕、澜沧县融媒体中心、澜沧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勐朗镇、 安康乡、文东乡、木戛乡 时间:2025-11-04 阅读: |
澜沧县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立足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万寿菊种植产业,产业规模稳中有增,群众收入日益增长,乡村振兴成色更足。 政策引导,万寿菊“落地生花” 澜沧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为纽带、多赢为目标,坚持“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户”“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设计利益联结模式,做好产业发展中利益精准联结工作,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把推广种植万寿菊作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制定出台《澜沧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以奖代补实施方案》等政策,落实“种植面积3亩至5亩的每户脱贫户补助200元,监测户补助250元;5亩以上每户脱贫户补助250元,监测户补助300元”奖补,点燃农户种植热情,让万寿菊遍地开花。通过宣传发动,目前,澜沧县42个行政村参与万寿菊种植,其中木戛乡南六村单村最大种植面积达1186亩,全县11个乡镇总种植面积达10103亩,预计鲜花产量8082.4吨,产值约889.06万元。该产业有效带动3354户农户增收,同时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规划前置,万寿菊“串点成链” 万寿菊作为生长在中高海拔地区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药用价值高、观赏性强”“短、平、快”优势,在全国多地都有种植,但在澜沧还属于新品种。澜沧县规划前置,编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十四五”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和制定重点产业和区域布局,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外出考察万寿菊种植土地、气候条件、加工程序、市场需求等情况,得出可行性结论,在木戛乡、安康乡、文东乡、上允镇等具有地理、气候、劳动力等种植优势的11个乡镇布局万寿菊产业,“串点成链”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同时,与普洱元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签订保价收购协议,以每公斤1.1元的保底价收购鲜花,按照各村当年的鲜花产量,以每吨30元的标准奖励给村集体,作为村集体发展壮大的奖励资金,打消农户种植顾虑,让农户不再担心“种得出、卖不掉”。
科技赋能,万寿菊“风景”变“钱景” 澜沧县依托科技赋能与企业引领,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出发,在原有六个产业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组建“乡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技术员+村级技术员+企业技术员”科技队伍,组织11名技术员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及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户189场次。内容涉及标准化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以及合理用药等关键技术。通过发展一门产业、学习一项技能、提高一人素质的理念,转变了农户的思想意识,使农户熟悉掌握万寿菊的种植技术标准,对提高万寿菊种植、收购技术、提高生产水平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盛放的万寿菊不仅鼓了农户的钱袋子,也吸引着周边游客慕名而至,漫步花海、拍照打卡,为乡村旅游添上一抹亮色。澜沧县已形成涵盖标准化种植、智能化就近交售的万寿菊产业链条,满目金色的万寿菊“好风景”转变成群众致富增收的“好钱景”。
|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澜沧绿美公路的蝶变(三)——路景交融焕新颜 |